还记得那个被你们玩坏的随机图接口吗?今天它更新了!
在过去的几年里,随机图 API 一直是许多前端开发者、二次元站长、甚至桌面插件爱好者的“小玩具”与“常用工具”。
🥇 第一代:简单但笨重的起点
那时候的随机图 API,说实话——
就是一个 PHP 小脚本 + 一台云主机。
那时的目标很简单:提供一个能返回随机图片的接口。
特点如下:
- 所有请求都集中在一台服务器上;
- 图片存储与 API 服务耦合在一起;
- 无缓存,无智能分发,完全依赖单点性能;
- 高峰期 CPU 飙升、502 报错、访问慢、费流量占储存;
[客户端] ---> [中心服务器(唯一)] ---> [图片文件]
🥈 第二代:云化与缓存的过渡时代
进入第二代后,随机图 API 迈入了“云化”阶段。
服务迁上云、引入缓存、CDN、负载分发都安排上。
主要变化:
- 图片统一托管在第三方图床(如新浪图床);
- 接口运行在云主机或轻量应用服务器上;
- 增加了基础缓存逻辑(例如 Redis 或 Nginx 缓存层);
- 服务整体更稳定,访问速度也显著提升。
[客户端]
↓
[云服务器接口层] --> [CDN 缓存] --> [图床(Sina)]
- 访问仍需经过中心服务器中转,遇到高并发或地区网络分布不均时,延迟依旧明显。
- 所有请求还是得经过“中心服务器”,
- 一旦服务器抽风,全体陪葬 💀。
🚀 第三代随机图 API 来了!
✨ 核心亮点
第三代随机图 API 是一次 架构级重生。
依托于 腾讯云 EdgeOne 超过 3200+ 边缘节点 的强大能力,
请求可在 全球范围内自动调度 到离用户最近的节点执行,实现了真正的 去中心化分布式架构。
⚡️ 核心变化:
- 🌐 依托 EdgeOne 边缘节点网络;
- 🧠 智能调度,就近响应;
- 🧱 触发边缘函数直接在节点执行逻辑;
- 📉 访问延迟显著降低,稳定性与可用性大幅提升。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[客户端] ──▶ │ 最近的边缘节点 │
└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┘
↓
[边缘函数处理请求]
↓
[响应随机图片链接]
🗂 系统更新
- ✅ 新增 2.8 万张图片,内容更丰富;
- ✅ 完全重构系统架构;
- ✅ 移除旧版本的访问限制;
- ⚠️ 图片依旧托管于新浪图床(因历史和众所周知的原因),暂时通过中转访问。
📡 访问体验地址:
👉 https://random.moejue.cn
注:因众所周知的原因,全球加速区(不含中国大陆)
最新评论